1月1日元旦节是干什么的,1月1日元旦有什么风俗讲究

运势阁 阅读:3 2023-06-29 15:23:03 评论:0
在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元”,是开始的意思;“旦”,是早晨的意思。那么1月1日元旦有什么风俗讲究?元旦的起源和来历又是怎么样的?每个日子有着不同的黄历宜忌做事,因此挑个好日子做事可是很重要的,来2018年农历十一月了解更多内容。1月1日元旦节是干什么的,1月1日元旦有什么风俗讲究1月1日元旦有什么风俗讲究?1.现今的元旦指的是新一年中的第一天。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庆贺新年的开始,欢度元旦可说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习俗。
2.旧时的元旦指的是农历的正月初一,即我们现今的春节。
而在旧时元旦指的是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3.国家规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
现代中国的元旦,根据中国政府将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放假一天,后常常将当日前或后双休日调整,一般连续休息三天。现代中国对元旦的庆祝较之春节,重要性要小得多。一般机关、企业会举行年终集体庆祝活动,但民间活动很少。
4.习俗类似于春节的习俗,却不如春节那么隆重
中国的元旦是在民国年间才诞生的,并由春节演化而来,所以,在中国刚刚开始庆祝元旦时,其庆祝的风俗习惯当然大都是类似于春节,或者说是春节的缩小版。虽然沿用了部分传统的庆祝方式:如燃放炮竹、杀三生、敬鬼神、拜祭先人等,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并不会占用多么重要的地位。到了现代,元旦的庆祝习俗就更简单了。
5.放鞭炮
中国人在很多重要的节日和活动中都会有放鞭炮的活动。在我们的家乡,元旦又被称之为“阳历年”。是要放鞭炮的。
6.吃“春饭”
在福建,元旦吃饭时要在米饭上插红纸做的花,称之为“春饭”。“春饭”也代表着年年有余。
7.送柑橘
广东人走亲戚,会送柑橘,长辈也会赐予柑橘。表示吉祥如意,来年结余的象征。
8.“庆田蚕”
在江浙一带,在长竿束草,然后燃烧,敲锣打鼓“庆田蚕”。
9.吃“元宝茶”
江苏在吃饭时,饭内要放熟荸荠,吃的时候挖出来,称为“掘元宝”。泡茶时里面放两只青橄榄这是“元宝茶”。
10.吃水饺
中国北方的很多的地区很喜欢在节日的时候吃水饺,饺子有着招财进宝的美好寓意,并且是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平安顺利、万事大吉的祈望。元旦的起源和来历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了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您可能还喜欢:2018年农历十一月的黄道吉日一览表!2018年农历十一月十六日子好不好?是黄道吉日吗?2018年农历十一月初九是属于好日子吗?有何宜忌?
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