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正月二十三燎疳的习俗有什么来历

运势阁 阅读:3 2023-08-02 17:30:38 评论:0
庆阳正月二十三燎疳的习俗有什么来历?春节时期的传统习俗一向是非常丰富多样的,而且每个习俗都有着自己的来历和说法,就像放鞭炮和贴春联在传说故事里是为了驱赶年兽才由此形成的习俗一样,在庆阳正月二十三日的燎疳习俗也是有其说法的。下面一起走近学习一下吧。  庆阳正月二十三燎疳的习俗有什么来历
  正月二十三,在庆阳各家都出去山里找柴火,然后晚上吃过晚饭以后,家家户户门前堆起了柴火,俨然一场篝火晚会。将大年三十贴的春联都撕下来烧掉,表示年真正意义上过完了,人们把这一行为叫做燎疳。火光燃尽之后,还会跳起来跨过火堆,意味着去除身上的疾病,祈求吉祥如意。
  燎疳又称“燎干”,是西北地区广为流传的传统节庆习俗,“燎”有“疗”的意义;干,自然说的是身体。燎疳,从火上越过去,其实就是人们祈盼燎去百病,燎去晦气,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健健康康,日子过得红红火火,顺顺当当。  “疳”即疳疾,是一种多发于小儿的疾病,过去在古代医疗条件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之下,农人们便把此病神话了,以为有”疳魔”作祟,就有”疳娃娃”之说,疳娃娃类似瘟神一样,娃娃得疳疾都是由”疳娃娃”所掌控。人们便用纸剪一连串的娃娃,谓之”疳娃娃”,象征病魔,将其燃烧视为”送疳”,从而达到祛除疳疾或者防止娃娃患疳疾的目的。
  甘肃庆阳有“疳娘娘”崇拜,如送子娘娘一样,“疳娘娘”是掌控着人间孩子得不得疳疾的神。这在西北地区“燎疳”文化中是独树一帜的。也有人认为烧纸做的“疳娃娃”是对自然神只的祭奠,“疳娃娃”替孩子去祭奠神灵,烧掉“疳娃娃”就可以使得正常的孩子不得疳疾。后来“疳娃娃”就泛化为瘟神,主掌一切瘟疫,“疳”泛指一切疾病瘟疫和晦气。宁夏北部地区把“燎疳”叫“燎臊疳”和陕北把“燎疳”叫“燎百病”就是佐证。  在西北方言中,臊即臊头,指黄癣病。在西北方言中把患黄癣之人叫臊臊子。黄癣溃烂,有异味,故有臊之说。久而久之,“燎疳”就从迷信色彩衍变为一种节日习俗,今天好多地方已经不再剪纸人了,有好多人都不知道“疳娃娃”的来历了。

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