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你们的端午节是怎么过的,这12个农村端午节习俗

运势阁 阅读:3 2023-11-24 19:49:38 评论:0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2、洗龙湫水 龙湫水也就是龙舟竞渡过的水,人们认为那是好水、活水,故常有喜喝龙湫水、洗龙湫水浴的习俗,民间也就有“五月节洗龙湫水”的俗语流传。

3、包粽子、吃粽子 每年五月初,中国农村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4、插菖蒲、艾条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农村每户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5、喝雄黄酒 我国民间有“早端午、晚中秋”之说,认为辰属龙,辰时正是群龙行雨之时,在农村,端午节早晨摆雄黄酒宴,是百姓企盼出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

6、驱五毒 五毒是指蝎子、蜈蚣、毒蛇、虾螈、壁虎五种毒虫。“端阳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7、煮大蒜 端阳节早晨,全国大部分农村的习俗是煮食新蒜头,以疏通血脉,消毒灭菌。

8、滚吃鸡鸭鹅蛋。全国各地农村均为流行。端午早晨,东北一带是由长者将煮熟的鸡鸭鹅蛋放在儿童的肚皮上滚动,然后剥皮让儿童吃下,据说这样做可免去儿童的肚子疼。

9、挂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农村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10、佩香囊 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11、拴五色丝线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在农村,端午节日清晨,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

12、游百病 贵州地区农村端午风俗。端阳节这天男女老幼都要穿上新衣、带上食品到外面游玩一天,并在山间田野采集野花香草,晚上带回用水煮后洗澡。

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

发表评论
搜索